用戶名:
密碼:
記住ID/密碼
免費註冊
忘記密碼?
行業動態
|
新聞中心
|
市場行情
|
展覽研討會
查詢關鍵字
搜尋範圍
前一週新聞
前二週新聞
前三週新聞
前四週新聞
2021-02-23 16:01:18
資料來源:國貿局經貿網
拯救緬甸農民的關鍵在運用正確的化學耕作方法
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,緬甸在2020年季風季節,約有1,500萬英畝農地利用雨水灌溉,進而生產1,300多萬噸稻米。此外,夏季稻穀利用灌溉用水及河流抽水系統,目前種植面積已達到180多萬英畝。在食米產量逐年過剩的情況下,緬甸有望恢復昔日食米出口大國的地位。2018年,緬甸食米出口達到300多萬噸,為70多年來最高水平。為了重拾過去食米產量的輝煌,農民及食米產業的相關業者需學習及實踐新的農業方法,認識過度使用農藥及化肥等化學品的問題,以確保農民生產安全食品及消費者健康受保障。
在緬甸,大多數農民都是小農,因使用化肥及殺蟲劑讓農民負債,而化肥公司得利。此外,過度使用進口化學品、昂貴及不必要的農業投入,造成水資源浪費與污染,不但致命及有害生態,對農業發展及公共衛生都沒有好處。農業專家有義務進行研究,並讓農民瞭解使用化學物的後果,與造成氣候變遷影響。
緬甸需利用良好農業規範(GAP)生產安全及有營養的食品,才能打進外國市場。努力方向,包括提供農民培訓,以經濟及永續的方式投入關鍵資源,獲取更高的產量。小農在確保糧食充足及營養含量、消除貧困,以及促進包容性及永續農業發展,具有關鍵作用。現在,是時候通過鼓勵農民採用良好的農業習慣,來提高農民的生計及發展緬甸的農業,對緬甸經濟成長將做出貢獻。
備註: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,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。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、正確,讀者如需運用,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。
關於塑網
|
網站廣告
|
付費會員
|
企業e化服務
|
塑網行銷優勢
|
新手上路
|
合作提案
Copyright 2000~2003 IBP Technology Co.,Ltd. 塑網版權所有,轉載必究
隱私權及相關法律聲明
塑網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IBP Technology Co.,Ltd. Tel:886-2-2696-8588
請使用 Internet Explorer(IE) 7.0 或更高版本,以達最高瀏覽效果
Machteck
MI-102W、102...
永豐品實
台灣瓶蓋、韓...